固定資產,是會計最為基礎的知識了。從事會計工作的小伙伴一定知道固定資產的財稅處理要怎么處理。在日常的財務工作中,固定資產的折舊計算以及稅前扣除的處理,都是需要我們具備的會計實操做賬技能。但是不少剛入職會計工作的小伙伴,對于固定資產的一次性扣除不是很了解。希望小編接下來介紹的關于固定資產一次性稅前扣除的關鍵點,能夠對大家的財務工作有幫助。
固定資產,是會計最為基礎的知識了。從事會計工作的小伙伴一定知道固定資產的財稅處理要怎么處理。在日常的財務工作中,固定資產的折舊計算以及稅前扣除的處理,都是需要我們具備的會計實操做賬技能。但是不少剛入職會計工作的小伙伴,對于固定資產的一次性扣除不是很了解。希望小編接下來介紹的關于固定資產一次性稅前扣除的關鍵點,能夠對大家的財務工作有幫助。
企業(yè)在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自2020年1月1日起,在疫情防控期間,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yè)為擴大產能新購置的相關設備,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企業(yè)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執(zhí)行中,我們需要關注以下8個要點:
1、固定資產的購進形式有幾類?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設備 器具扣除有關企業(yè)所得稅政策執(zhí)行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46號)規(guī)定,購進形式僅包括以貨幣形式購進或自行建造,不包括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非貨幣形式的購進。
2、購入的資產必須是全新嗎?
新購進中的“新”字,只是區(qū)別于原已購進的固定資產,不是規(guī)定非要購進全新的固定資產。即新購進的資產包括購進的使用過的固定資產。
3、購入資產的價值如何確定?
以貨幣形式購進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于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fā)生的其他支出確定單位價值;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以竣工結算前發(fā)生的支出確定單位價值。
4、如何確定購進時點?
以貨幣形式購進的固定資產,除采取分期付款或賒銷方式購進外,按發(fā)票開具時間確認;以分期付款或賒銷方式購進的固定資產,按固定資產到貨時間確認;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按竣工結算時間確認。
5、享受優(yōu)惠的時間
固定資產在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所屬年度一次性稅前扣除。可以在季度預繳所得稅時享受一次性扣除,也可以在應一次性扣除的所屬年度匯算清繳時扣除。例如:某企業(yè)于2019年12月購進了一項單位價值為300萬元的設備并于當月投入使用,則該設備應在2020年選擇一次性稅前扣除,既可以在2020年一季度預繳時享受,也可以在2020年度匯算清繳時享受。
6、以前年度未及時享受可否在以后年度享受?
企業(yè)根據自身生產經營核算需要,可自行選擇享受一次性稅前扣除政策。未選擇享受一次性稅前扣除政策的,以后年度不得再變更。以后年度不得再變更的規(guī)定是針對單個固定資產而言,單個固定資產未選擇享受的,不影響其他固定資產選擇享受一次性稅前扣除政策。
7、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必須一致?
企業(yè)會計處理上是否采取一次性稅前扣除方法,不影響企業(yè)享受一次性稅前扣除政策,企業(yè)在享受一次性稅前扣除政策時,不需要會計上也同時采取與稅收相同的折舊方法。
8、應該留存的備查資料
企業(yè)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fā)布修訂后的〈企業(yè)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3號)的規(guī)定辦理享受政策的相關手續(xù),主要留存?zhèn)洳橘Y料如下:
(1)有關固定資產購進時點的資料(如以貨幣形式購進固定資產的發(fā)票,以分期付款或賒銷方式購進固定資產的到貨時間說明,自行建造固定資產的竣工決算情況說明等);
(2)固定資產記賬憑證;
(3)核算有關資產稅務處理與會計處理差異的臺賬。
提示:對被列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yè)的,為擴大產能新購置的相關設備,享受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企業(yè)所得稅稅前扣除優(yōu)惠政策的,無論單位價值是否超過500萬元,均能在稅前一次扣除。其他管理要求與企業(yè)購入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以下可以在稅前一次性扣除政策保持一致。
上述“關于固定資產一次性稅前扣除的關鍵點”,相信大家都有進一步認識了。今天的內容就到此結束了,在做賬報稅中有疑問的,可以直接咨詢我們的在線答疑老師哦。或者直接掃描右上方二維碼,聯系老師免費試聽學習固定資產財稅處理的精講課程視頻,相信會讓大家有所收獲的。
上一篇: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公式
版權聲明:
* 凡會計教練注明 “原創(chuàng)” 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站合法擁有版權的作品,未經本網站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請在文中顯著位置標注“原文來源:會計教練”。
* 本網站的部分作品由網絡用戶和讀者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我們將按照規(guī)定及時更正與刪除。【投訴通道】